沒想到今年的校園選舉風波不斷,事端不斷的升起,一波接一波真的讓人看了頭昏腦漲。紛紛攘攘的情況並不會讓學生得益。
雖然,這樣能讓學生明白不可向惡勢力低頭,但是追根究底學生還是在這場紛爭中最大的輸家。
每天都上報,博大的名字可響咯!這不是什麽風光的事,卻也不是丑到不能見人的趣聞。但是,那些刊登的文告似乎只趨向一方的解釋;有點讓人混淆事情的趨勢發展。這似乎對博大管理團隊不公;搞到報章讀者摸不着頭緒,更讓學生只得到片面的訊息。這樣如何讓學生隨著民主的步伐前進呢?
要進步,要邁向更好的將來當然是讓學生有足夠的訊息來分析事情的起因與發展,輔與正確的教育懂得分析事情的兩面觀最爲重點。
今天,當然主體並不是要討論校園選舉的後續風波。我也無能爲力,只能讓其繼續順著應該發展的方向繼續,因爲本人自身對此的後續發展也缺乏資訊來作進一步的分析。
從校園大選開始,我就一直在開始思考著,我是種族分子嗎?
或許,從懂事以來,我就開始執著著這苦惱的問題。
我是嗎?
我只知道小學開始閱報的我( 從二年級開始,你信嗎?),就開始被灌輸著種族主義。
我被送入華小,用著自己的母語(很多人說,華語並不是我們華人的母語)學習自己種族的文化、語言及習俗。
我看著董教縂每每一提起教育問題,一定很堅定地說我們要捍衛中華文化,我們一定要用母語教育。我,不置可否。
我,看著每一年大選的課題及各政黨提出的競選綱要,華校課題、統考承認問題、經濟問題、新春假期、林林總總不應該被政治化的政治問題都有濃厚的種族氣息。
到中學,我進入一所超過90%華裔子弟的國民中學(注意,是國民中學,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與朋友交談說自己的母語也會被懲治的中學(雖然這是爲了讓我們更多機會學習囯語與英語),中四學習母語科還需在正課后附加的附加班。
到中六,我需要面對更現實的社會,種族區分制的升學制度。種族也成爲升學條件的考量條件之一。
進到大學,這是我第一次在一個另一族群人數比我更多的環境裏。我每天被熏陶著“這是我們的地方,你們要遵守著我們的文化與思想及局限,不能吃XX,不能在我們面前說著自己的語言,不能穿著暴露的衣物等等的等等。你們要聼我的,因爲我們是多數,你們是少數。”我,賦予開放的態度接受這一切,因爲我尊重他人的文化宗教習俗。
過後,在接下來的幾年,我參與活動,他們的人數永遠是佔了多數,我是少數中的少數,極爲少數,因爲我可能是30個參與者中,5個非他族類的其中一個(或許我是唯一一位姓華的傢伙)。在一起生活,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辦活動,我真的種族主義叻!
然後進入大學學生代表理事會裏,但凡出席活動都會分划種族比例或性別比例。我,還是出席了活動。我,真的很種族主義叻。
我,現在看清了!我是名副其實的種族主義分子!但是,我卻是中庸派的種族分子。我承認,我絕對是種族主義為先的傢伙。只要看到是華人,開口一定先說華語,馬來同胞開口一定馬來語,印度同胞就是英語,根本就很種族嗎!
那,沒什麽不光彩!
馬來西亞本來就是一個殖民時期種族分划政策的遺留品。而多年以來,馬來西亞也在全世界標榜著種族和諧,多元文化的美好國度。
哪有什麽不好?每個文化、族群、宗教都含括不同的特色與精髓,如果去除了,那還是馬來西亞嗎?難道,我們真的想變成泰國,印尼一般的單一族群特色?
如果是那樣,我情願一個保有各族特色的“一個馬來以西亞精神”,我情願稱呼自己為馬來西亞華人。
種族主義,這意思很廣闊,你問10 個人,10個人都給你不同的詮釋。如果真的有兩者一樣,一字不差的,其實也符合馬來西亞民情--背功一流的傢伙。
今天你說我種族主義,因爲我高喊‘華人的心聲,由華人傳達’;這有什麽不妥?會很偏激的口號對嗎?煽動人心,對嗎?有觸動到你的神經,對嗎?
我低頭不語,不是因爲我害羞,不是因爲我慚愧;而是我深深不解!
我不解什麽呢?
我不解他們的文化宗教習俗,就如他們不明白我的一樣。這沒有什麽不對,只因爲馬來西亞就是如此。雖然,不能一概而論;至少老的一輩就不是如此,年輕的嘛膽敢寫保單。即使是囯小生也是一樣。那是因爲教育系統的失敗。
今天的環境時局,真的能成就馬來西亞精神?不再是一個空談的口號?我只能默默地說,今時今日你告訴我說 我們不應該分你我他,不該分划東西南北馬,不該分化自己為什麽什麽州的人。我不能接受。
如果,今天只是我們在干著這檔事,簡直是罪該萬死,但是如果你我他都在做著同樣的事,不是人在玩弄;事實擺在眼前,這就叫趨勢。
今天的馬來西亞精神,對我而言,不能否認,大家都是種族主義,但是不可以成爲極端種族主義。所謂的極端,可謂不干涉,不騷擾,不侵犯他人的權益。你我他可各自爲政,但是卻需要為社會次序,民主發展,國家進步團結一致,一起向目標前進奮鬥。
沒辦法,我就是還停留在這階段。我能了解到的就是那麽樣的馬來西亞。我能怎麽樣?我,自認算是較爲開明的華裔,相較那些不活躍,或活在自己世界的朋友,我的其他種族朋友確實不少。雖然,真心的說一句;沒有交心的朋友。但是我相信,他們有問題時我會出手援助,我需要幫忙時他們也不會推託。
不是我不要進步,而是社會的腳步就停留在這階段,走得太前端你就變成異類,變成社會無法接受的異議分子。不但我無法接受,家人無法接受,朋友無法接受;那個我就變成了社會的負擔累贅了。
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來自MQA(馬來西亞學術素質鑑定機構)為博大APA(Academic Performance Audit)進行實地探訪。有幸參與並與該組織主席丹斯裏一起共餐。都是些老家伙咯,並且都曾在那時唯一的本地大學――馬大接受教育。席上他們分享了他們大學時各族住一起的樂趣及美好時光。
如果有那麽一天,政治不在糾纏不清。我們可以回到丹斯裏的那個年代那樣生活,或許今天的我們就不會介懷你的種族族群。但是,今天的今天,不是那時的今天,也不是幻想中的今天。面對這殘酷的現實。你是道道地地,被培養出來的機械式種族主義分子。
不管接受與不接受,就是那麽樣。
我為自己是種族主義分子感到光榮!因爲我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但是,我不會因爲種族問題而踩低他人;只因我不是什麽特別的人,我不過是草民一位。
I AM MALAYSIA CHINESE!
PROUD TO BE MALAY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