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2011新年个人新展望与2010回顾

20101230日(星期四) 晚上1012
好久没写日记咯!懒惰成性,呵呵!

2010年到了尾声,意思意思都是要写一遍。

上半年的生活,其实根本没印象了咯!哈哈!

但是,那时是进入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所以,基本生活还是吃喝玩乐筑成的~~~哈哈!
生日嘛,记得31日和宿舍的学弟妹们刚好因宿舍的团圆饭所以大家热闹热闹的帮我庆祝咯!32日当天,上课还全班为我唱生日歌哦!感觉不错咯!过后和pap时的朋友则在不知道日期的某一天大家吃团圆饭后顺道和我庆祝咯!哈哈!生日蛋糕最多的一年!真的感恩!

再看回去之前的部落,想起在牛一时做了件勇敢的事,虽然最终是失败收场但是,希望还是有的!

5月份,结束了大考,大学生活也告一阶段咯!和coursemate去了乐浪岛一趟,感受了第一次的浮浅。沉浸在海水暖暖的包围中,特感舒服。

回到生活中,有种茫然的感觉….感觉就是前途茫茫,人生转换路途的抉择点。应该寻找一份工作,进入社会大学?还是继续深造?已经有一份offer摆在面前,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那很好的学习机会。

担任临教的日子,不算充实但是对着天真的小孩其实也没什么压力可言!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早上才知道进什么班,教什么课?上至6年级,下至1年级都得进,18般武艺都得精通,因为真的任何老师缺席都要带,不管音乐,美术,语文课,数理科都难不倒我!哈哈!

2个月的临教生活,学习说不上,但是更能体会做工的那种艰辛日子,日复一日的重复,觉得那不是我人生的生活目标,娶个老师当老婆还行虽然老妈子说我耐不了罗嗦!哈哈!

7月回到大学,散漫的生活状况开始了。只是9个小时的课,还是每天傍晚6点至9点。晚膳总是在上课后的时间,差不多等于宵夜了!身体状况也越来越不受控。哈哈!

熬呀熬,终于挨到10月毕业典礼了!久违半年后大家再次相聚!感觉大家的变化都挺大,做工的,真的成熟稳重多了!剩我这还未开化的小鬼还在游历人间,不食烟火之苦。下次见面,还真不知何年何日~~

12月假期,成绩出了~~为自己的不长进付出代价!为什么每次总在问题出现后才觉悟?唉~~要改变了!一定要改变,不变不行!

合艾旅行,第一次和朋友的出国旅行哦!第一次在语言不通的国家,感觉就是不自在!相信把我抛弃在那,应该很难生存!第一搭长途城市火车,不是电动火车啦!

好吧,简单的回顾一番了!是时候进入2011年新年新展望了!

其实本人向来都是没有计划的人,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是我的风格,我的性格
意思意思的计划一番咯!哈哈!

1)一年内的所有开支完完整整地记录好,了解生活习惯
减肥,5公斤。至少要恢复到80公斤以下,腰围33
一星期至少漫步2天,每次1小时
摆脱单身生活?呵呵,这个绝对是模糊的目标
成绩达标,至少每科要B+
完成我的thesis
再出游一次,目的地不知道
稳定的收入,至少要收入开支平衡
充实的过日子,摆脱每天昏昏沉沉的日子
赖床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减少喝有色素,糖分过高的饮料,每星期最多3
减少宵夜的次数,每星期最多2
晚上休息时间最迟1点,如有不超过2
每个月至少2篇关于经济的部落
每个星期都记录生活的节奏与趣事,不间断

剩下的,这几天想到再继续增加咯~~

哈哈,如果大家也是有建议当然也是会慎重考虑后再看接受与否。也希望大家可以监督我的进展。

Friday, December 24, 2010

我之见解--津贴与发展建设

论大马津贴政策(Subsidization Policy)与大吉隆坡捷运系统建设花费(Greater KL MRT Construction Expenditure)




津贴政策在马来西亚人民生活中已根深蒂固。在吃的、穿的、用的,任何关于生活上的似乎都扯上关系。早上醒来,喝茶,糖-津贴的、吃面条也好吃roti canai也好,面粉-津贴的、出门驾车,汽油-津贴的、家里电器用电-津贴的、水费、津贴的。似乎,在大马谁人没有感受到政府的津贴还真是笨蛋。

那么津贴政策是什么呢?

津贴政策是种保护主义政策的衍生品。其牵扯的层面,不单单的只在津贴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在于保护国家工业的重要政策之一。将之分为两个部分来谈会比较容易明白:

(一), 工业领域津贴
在全世界的市场贸易自由化(Global Free Trade)前,各国都设置了进出口税务关卡或贸易壁垒(trade barrier)。工业领域就是其中贸易壁垒项目中的工具。为了鼓励特定领域的发展,减低其工业成本或者提高其货物竞争能力,如在出口货物价格上的补贴。例子:美国在农业方面的津贴占了其年度财政预算在各行各业的津贴很大的比率,犹以玉米种植业为数最高。其津贴辅助了该国农民大力开垦田地种植玉米并外销至全世界。

(二), 人民生活用品津贴
就是津贴很多基本的必需品,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如食物、汽油、房屋、水电等等。津贴的方式有很多,直接津贴(direct subsidy如:食物津贴卷、现金津贴/回扣)或者间接津贴(indirect subsidy如:汽油津贴,水电津贴)。


其实,不只在马来西亚,在全世界中很多国家都奉行津贴主义,只是关乎到什么形似及牵涉之层面的宽广而已。即便是泱泱大国-美国抑或是已发达国家,也无可避免的使用津贴政策。

马来西亚的津贴政策
在马来西亚舆论在津贴政策的争执点在于政府执行政策上的偏差。近来在不断的减少人民生活用品津贴却并无调整工业领域(朋党关联的公司或官联公司)的补贴。议论纷纷的情况多少有关系到政府失去人民的委托信任及历来对政府有不公平及偏差的看法(perception)。这其中涉及的贪污腐败是其中的弊因。

那么在公共政策经济学(Public Finance)里(虽然总是有人认为学术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凑合政府的观念),津贴或者补贴这措施其实并不被鼓励。重点在于,津贴政策是否能真正惠及有需要的群体、是否能有效地帮助经济发展及稳定社会各阶层/减少社会问题、抑或财务方面有能力覆盖该政策开销及最后的,能否增强或者保护该国的竞争能力(competitiveness)。

汽油津贴与捷运建设开销
虽然马来西亚是个盛产石油的国家,并且拥有全世界500大市值的国家石油(Petronas Malaysia),汽油价格低廉或者得到价格津贴看似理所当然。其实,我国本身是个石油净进口国,即生产能力比消耗的还来得高。并且,我们再看一看国内石油使用,基本上都是用在私人轿车上,不管你驾的是市价百万的豪华轿车抑或是破烂不堪的摩哆骑士,都是得到政府的津贴。用多,或用少;有钱人还是贫苦人家价格还是一样。这就成了一个课题。津贴是否有效率及公平(efficient and equal)的实施在不同阶层上。

津贴辅助的用意是减少人民的负担,尤其是中下阶层贫苦人士。但是其实被津贴的群体却是涵盖各阶层,并且被津贴最多的其实是高耗油量的豪华轿车,即中上阶层。再说汽油津贴致使马来西亚汽油价格较邻国来得低,走私个案层出不穷。过境旅客也当作是种优惠。虽然能促进国家旅游业,但是津贴真正的效应却被掩盖了。

那么汽油津贴如何与捷运建设花费扯上关系呢?
在大马,尤其是吉隆坡等大城市最惹人诟病的就是其公共交通系统。因为缺乏良好的策划与推行,人人一车是吉隆坡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没了车,等同跛了一样。

根据数据显示,人口200万的吉隆坡,使用公共交通的人数大约是15%-20%。其他国际大城市的使用人口大概介于40%-60%。基本上,如果吉隆坡人口持续快速增长,那么有可能堵车情况会继续恶化,今天可能在联邦大道花上2小时从吉隆坡市区到八打灵再也(google maps显示从Bukit Bintang一带至PJ town16.5km只需23minutes),往后可能是4小时或者以上。

现今的公共交通系统人流量能解决100万-120万人次,使用量却介于45万-60万人次。虽然看似还有很大的使用空间,但是回头一看,在上下班或者公共假期,这公共交通系统却不胜负荷。只因为当初策划时无好好揣摩人流的动向与车站的设置。加之,区域之间的联系也使有很大的断层。举个例子,要从我家到博大,驾车只需40分钟就可到校园,但是通过公共交通可能需要转换几次的交通工具并耗上2小时以上(搭乘巴士到KTM Station Kepong Sentral- KTM Station Serdang,过后再乘搭公共巴士到校园)。即使是公共交通的枢纽区域联系也是糟糕的,例如KL Sentral至KL Monorail, station KL Sentral,虽然近在咫尺却无屋顶遮棚,只是近期政府着重发展公共交通才逐步改善该情况。

大吉隆坡发展计划涵盖的范围从北至双溪毛糯,南至加影/雪邦/布城一带。南北纵横大概43公里。人口增长至2020预计会达到300万。现今的大道建设其实相当完善,但是再多的车道也不能符合到那快速增长的汽车/人口。

我国石油生产大概如果没开发新油田,以现有的储藏量与提炼能力大概可撑多18年。那么18年后呢?18年后应该怎么样?在我国国库中,石油税务几乎占了一半,到时没了汽油津贴是小事,那么发展基建的开销从那拨出来呢?

今天,发展捷运系统的开销介于360亿至500亿间,这看似庞大的开销其实再看回每年的石油津贴(从2004年起,津贴数额差不多已飙升至50亿,至2009年大概是90亿。注:只是个人记忆中的答案,并无真实数据),其实差不多是等同的开销而已。这捷运发展开销是一次性质的,并且之后每年政府只需津贴若干等的费用而已。最重要的是,开发此捷运系统能帮助提高临近土地的发展价值。那么其开销费用其实能被开发价值所覆盖,其实是值得的。汽油津贴却不是那么一回事,汽油烧了就没了…

另一点,就是使用在公共基础建设的开销涉及的层面更广阔,并且能更有效及公平的惠及有需要的阶层人士,而汽油津贴方面的压力也能缓解。

有计划性的发展总好过无节制的消耗。
捷运系统发展计划看似只惠及吉隆坡一带的居民,其实其发展效应是涵盖全马来西亚的。经济效应是连带关系的,一层接一层的传递下去。未来省却的石油津贴绝对能补贴在其他用途或发展费用上。而在发展上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也绝对能惠及其他地域。

总结来说,我个人的看法是减少津贴绝对是好的,只是政府更仔细的研究其波及的层面,会如何影响到百物通胀,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与社会阶层的稳定是有必要。其中最大的考量因素是工业领域的津贴是否应该也要有缩减及节制。在现今环境下,除了开发新的收入来源,最重要的是撙流节制开销,并谨慎的使用资源来得到最大收益为主。短期的疼痛换取长期的建设是值得。

Monday, December 13, 2010

我之见解--最低薪金政策

最低薪金政策(Minimum Wage Policy)


近来的Hot topics 无外乎已被非政府组织常提及的最低薪金制度。那么追溯历史,第一个立法制定法定最低工资的国家是让人觉得非常意外的纽西兰[资料来源,维基搜索]。于1864年,纽西兰通过立法推行最低工资来保障受薪一族的生活保障。在此后,相续地各国开始也拟定该政策或者立法推行。

最低工资政策大起而行的原由在于其争论性的结果,

(一),提高生活水平,保障低薪阶层的生活素质

(二),基本人权的尊重,即有尊严及有能力的继续生存

而此政策已开始在马来西亚开始进入探讨可实行的程度及可能性。并且似乎也受到各阶层的欢迎,尤其是收入中低下阶层。

那么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探寻此政策的可行性,其实会有不同的答案。从政治角度,绝对可行、从经济学家角度,答案是模棱两可不置可否、从企业家角度,行不通、从中低受薪一族的角度,非行不可、中上受薪一族的角度,可有可无、高阶层受薪人士角度,事不关己,己不劳心。

不同个案的角度,不同的答案;那么是行还是不行?

回归基本层面,看回马来西亚的特征与环境来研究。马来西亚人口2,700万,人均收入大约7,200美元,国家财政处于长期赤字,市场导向以出口货物(基本上是较为低层次的加工业或低技术科技工业及原料)为主,工业市场主要以低廉劳资作为竞争条件,高低收入差距值(Gini Coefficient)逐年扩张,城市乡区人口分布不均,东西马发展不均。这些都成为了政策的考量点。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真的不能也无法一概而论。

最低工资的影响层面

最低工资的执行影响何其大?我们首先切入市场因素。

我国自从1980年代开始迈入工业化年代后,吸引外资投资的因素之一便是其低廉及庞大的劳力资源供应。经过90年代的蓬勃发展,我国工业还是处在低技术高劳力 (Low capital investment, high labour intensive) 的趋向。外资不愿渗入更高的技术水平来提升生产能力反之情愿以低廉的薪资来聘请大量劳工达到成本效益。相对的,因为本地市场还是有能力吸收低廉的劳力来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资本投资进入研究与开发(R&D)的意愿是非常的低。

假定,今天设定了最低工资水平,各行各业的最低水平自然是不同。那么,人力在市场的流动就会随之改变。谁不向往更高的工资水平?假定今天的餐饮业最低薪金在RM800,而制造业的最低薪金RM700,会造成市场如何的变动呢?可得而知的情况就是餐饮业会很多人因新金的差异而涌向餐饮业求职,招致制造业无法得到充裕的人力资源供应。而因为这样会导致市场人力在某一行业面对供应过剩而另一行业渴求,失业率会因客观的结构因素而提高。

惹人诟病的竞争力

本地市场曾经进行的研究报告显示,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competitiveness)与其他区域相比,是低弱的及无法迎合外商的要求。最低薪金制极有可能再拉低本地人民的竞争能力。除了技术低落,勤劳备受质疑,做事态度也不甚让人满意,薪金的提高也不一定能帮助解决此问题。马来西亚的主要劳力市场需求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初级中学程度(ju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level)与高中文凭(higher secondary education level)。而技职文凭的掌控也相对少,让市场还是无法晋升更高的技术层面。

地理因素与人口结构的改变

加之,最低薪资如果因地理因素(geographical factor),而设定不同的最低薪资结构,也会造成很大的人力资源流动,而导致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无实际的提升。大马各州的发展其实并不平均,主要的基建发展集中于西马西海岸城镇,而西马东海岸及东马发展相对缓慢及落后;既就业机会来的少和薪资水平相对的比较低。

那么设定了最低薪资后,肯定的是西马西海岸各城镇的薪资将会来的比较高。人口会因此而流入此区域,其他的地域就会面临人口流失。今天可以看到同样的趋势发生在槟城、吉隆坡、新山,人口上升的速度是比其他二线城市如怡保、芙蓉、马六甲市来的高,而其他乡镇地区如西马东海岸则面对人口流失。地区人口比例差距增大,人口密度改变,生活环境素质也随着改变。生活水平的考量也涵盖人口密度及生活环境,所以可以预见的是生活水平其实并无提升,反之可能因而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交通环境拥挤,生活用品供应贫乏而提高加上种种的因素,这真的能帮助到改善人民生活?

市场必需品供应与需求的改变

最低工资政策的设定,必定会让现今低廉的薪金有一定的幅度提升。那么提高的薪水,自然是表示一个人的财产增加了。在财富增加的情况下,一个人愿意消费的意愿也相对的提高。例子:如果之前每月只到餐馆消费一次,而在提高了薪水后,必定的到餐馆消费的能力会提高所以次数会提高。或者之前可能是3菜一汤,之后可能是5菜一汤一甜品。消费提高,那么国家经济活动会更加活跃对吧?但是现在要讨论的是关于市场必需品供应与需求。

消费能力提高,自然的必需品需求也会相对的提高。市场供应可能面对一些供应链的约束而无法在短期内符合市场需求的供应,物价自然的会提高,高度通胀形影不离得追随着。薪金虽提高,物价却也随之提升,那么实质薪水成长不是回归于零?

%Real Income = % Nominal Income - %Inflation

外国直接投资与短线投资左右最低薪资的落实

外国直接投资(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为何左右最低薪资的落实呢?在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思维导向下,赚取盈利是唯一的目标;拉高价格压低成本,赚取最大的收益(Maximize profit)。多年以来,我国工业都是以外国投资作为最大建设资本,而外国资金取我舍它的主要因由是成本低廉的劳力及低价的开设成本。多年以后,我国已逐渐在低廉这优势失去吸引力后并且在外资转向其他区域国家寻求低价人力资源后,引入低廉及低素质外劳已不是办法。

设定更高的最低薪金制只会让外资更加却步及转向其他国度,并且有可能降低已投资外国投资者继续投入资金于研究与开发领域。资金的限制,唯有让他们取舍于减低研究投资抑或是转入高度机械化(Capital Intensive),进而减低劳力运用,那么失业率。

热钱,即外国短线资金流入,在短期内赚取盈利然后撤离市场。通胀率与利率将成为他们考量是否进入本地市场。一旦通胀率过高,将影响汇率的幅度进而侵蚀他们的盈利。当然,这层次的影响不大,尤其对于中低下收入阶层。但是,汇率的不稳定也将会间接的影响进出口业而股票市场会受到热钱的流入与撤离的影响。中高收入层的财产将很大程度受制。

正面看待最低薪金政策

看了那么多负面的资讯,应该看看不同的东西。

社会结构问题绝对是最大的受益者。此政策能拉抬最低收入层次与中等收入层次的薪金差距,尤其乡镇地区与城镇地区的人民。在马来西亚当今的状况,园丘内的工人薪金可能只是区区的300令吉,仅仅足够糊口也是个问题。所以,此政策能帮助他们达到比较好的情况,即使不是最好。

内需(Domestic Consumption)增长幅度肯定提高。如之前提到,薪金提高会提升人民财富,进而提高消费意愿(willingness to spend)。国内消费情绪提高绝对能形成良好的投资信心与经济前景信心,进而企业愿意增加投资或贷款投资增加产能进而让市场更热络。这种形成是有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 的反应。

面对转型至高技术层面的制造业也绝对有帮助。劳力成本提高,投资者自然会选择其他更为低廉的方式来减低成本,其一就是更换高技术的机械来提高产能。这有助本地市场引入更高的技术转移来替换本地低技术机械。延续下去的就是技职培训的提升,来适应环境的改变,以提升竞争能力。

更美好的未来抑或是陷入更深的瓶颈泥潭?

Considerations in fixing an initial minimum wage among these are general economic conditions as measured by real and nomi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flation;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wage levels,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tials; employment terms; productivity growth; labor costs; business operating costs; the number and trend of bankruptcies; economic freedom rankings; standards of living and the prevailing average wage rate. [quote from en.wikipedia.org/wiki/minimum_wage]

以上的factor绝对是最低薪金制度的设定有很重要的考量点。要考虑是否合适呢,需要详细的研究各因素的利与弊及影响。

马来西亚的政府,在推行新的政策绝对是不遗余力,但是其执行政策的能力永远是受到质疑。并且会否出现一些偏差而致使情况恶化真的不得而知。

当然,期待美好的一天来临,永远是好过活在悲剧的幻想世界。如果以经济学来看,本人是不认同此政策的推行,只因看到的是其政治因素绝对比其他因素影响来得大,no point to be established for a better future.或许说,是个哗众取宠的政策,多于一个利民政策。

办法,不是只有一个,也不见得最低薪金政策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我而言,此政策与拐杖政策无差别。大家应该以更开明的心态去看待其他政策而不是执着于此政策并认为是唯一解决社会结构的唯一方案。